30年对德合作历程

22年“双元制”本土实践

6年中德人才评价体系探索

筚路蓝缕

乘风破浪

奋楫向前,再出发!

 

7月11日下午

中德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融合发展论坛

成功举办!


论坛活动充分展示我市对德合作30周年成果,全面总结我市中德人才培养与评价领域的实践经验,旨在推动我市“双元制”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着力打造“双元制”人才培养创新区,引进和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速推动中德“双元”职业教育产业园建设,为提升产业能级、拼出“太仓速度”、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太仓图景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原党委书记陈李翔,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王竞,上海市人社局原二级巡视员、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原党委书记朱国祥,上海市嘉定区人社局副局长黄玥、专业技术管理科科长左峰,中国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段炼,广州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张碧儿、技工教育管理处处长韩庆旗,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现代交通产业系主任冯月崧,江苏省工信厅产业人才合作处二级调研员秦飞,江苏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副处长张耀武,苏州市工信局三级调研员周祯煜,苏州市人社局专业技术管理处处长缪盛,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校长范希尔(Arnold van Zyl),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副总裁舒友涵(Jonathan Schoo)、职业教育解决方案部总监洋森(Dr. Tido Janssen),德国客尼教育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梁利滨、副总经理程蕾,巨浪凯龙机床(太仓)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威利(Wilhelm Riester),太仓市政府副市长倪嘉臻、教育局局长李广耀、人社局局长严枫,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周晓刚,太仓欧商投资协会主席张臻伟等领导和嘉宾参加活动。

案例分享阶段

市人社局局长严枫绍了中德人才培养与评价的背景、我市在中德人才评价体系上的探索历程和成果以及接下来要重点攻克的堵点难点。

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职业教育解决方案部总监洋森(Dr. Tido Janssen)作题为“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实践及拓展”的分享,系统介绍了太仓本土“双元制”培养模式的相关情况。

主旨演讲阶段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作题为“技能人才评价变迁与发展”的演讲,系统介绍了国家层面技能人才概念和政策的变迁史以及未来走向。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校长范希尔(Arnold van Zyl)了题为“释放产学合作的协同效应”的演讲,从院校角度系统介绍了德国的制造产业与技术技能人才、学术研究之间的协同效应和融合模式。


论坛最后,洋森(Dr. Tido Janssen)博士、威利(Wilhelm Riester)先生、梁利滨总经理、缪盛处长、周晓刚副院长、张臻伟主席等6位专家共话“工业4.0背景下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各自维度深刻解读了制造业发展趋势、产业工人与人工智能的“相爱相杀”、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阶演化和趋势等话题。